2月1日,據水利部官網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決定:李國英同志任水利部黨組書記,鄂竟平同志不再擔任水利部黨組書記。在安徽工作近5年后,李國英重回水利部,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長期在水利系統工作
38歲已官至副部
李國英,男,漢族,1963年12月生,河南禹州人,今年58歲。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8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李國英曾長期在水利系統工作。1980年8月,17歲的李國英到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系水利水電工程建筑專業學習。

1984年,李國英畢業后,任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勘測規劃設計院規劃處規劃一室技術員;在勘測規劃設計院工作10年,于1994年5月進入水利部機關,任總工程師助理,次年任副總工程師。
1997年,李國英重返黃河水利委,任副主任、黨組成員,繼續兼任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建設管理局副局長;一年后,他于1998年9月升任水利部總工程師;1998年9月升任水利部總工程師。
1999年5月,李國英空降黑龍江,后擔任黑龍江省水利廳廳長、黨組書記。
2011年3月,李國英出任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副部長級)。那一年,他38歲。之后他在這個職務上工作了10年,期間參加了東北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環境科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直至2015年7月,李國英在水利系統共工作了31年。
2015年7月,李國英再度空降地方,任安徽省委副書記。2017年1月,李國英任安徽省省長,至今4年。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發展節水農業讓農民增收
新時報記者梳理發現,李國英任職水利部副部長時,曾多次到山西農村、福建農村等調研灌區末級渠系建設、灌區信息化、引黃工程、飲水安全等農村水利工作,并多次談及農業生產和水利工程建設的關系。

2012年,李國英在黃河論壇水與糧食安全分會上講話時指出,“中國有句民諺,叫‘民以食為天‘,這是中國自古以來對糧食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和概括。中國還有句名言,叫‘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是中國對水在糧食生產中重要性的認識和總結”。
2014年,李國英到甘肅調研河西走廊高效節水項目建設等情況時指出,面對目前國情和水情,要大力推進高效節水灌溉。節水首先在農業,要通過發展節水農業,讓農民增收。要建立動力機制,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農業,引導群眾積極主動調整農業結構。要建立倒逼機制,讓水資源利用形成一種約束機制,讓群眾主動發展節水灌溉農業。
2020年,李國英任職安徽省長時期,曾在蚌埠、淮南市調研春季農業生產和水利工程建設工作。調研中,他再次強調農業生產和水利工程建設的關系,表示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提升防災減災能力,是“三農”領域補短板的重要任務。要加快掀起春季水利工程建設熱潮,早日發揮重大水利工程興利除弊作用,構筑更加堅實的防洪安全屏障。
前任鄂竟平年滿65歲
擔任水利部副部長15年后正式升部長
據官網介紹,水利部主要負責保障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負責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的統籌和保障;指導水資源保護工作;負責節約用水工作;指導水利設施、水域及其岸線的管理、保護與綜合利用等。

此次卸任水利部黨組書記的鄂竟平,男,漢族,1956年1月生,河北樂亭人,197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2月參加工作,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水工專業大學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公開資料顯示,鄂竟平長期在水利系統工作,1997年任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2001年5月任水利部黨組成員、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
2003年8月,他任水利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2008年7月任水利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2009年4月任水利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副總指揮。
2010年7月,鄂竟平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
2018年3月,鄂竟平任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兼任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在此番履新前,他已擔任水利部副部長15年。
2020年1月25日至26日,全國水利工作會議召開,為做好“十四五”時期水利工作,鄂竟平指出: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系統觀念、堅持改革創新,把水安全風險防控作為守護底線,把水資源承載力作為剛性約束上限,把水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控制紅線。